心灵女性网
 创业 |  手机版 

栏目类型

创业
生活 > 创业 > 正文

马云是如何创业成功|创业如何能够成功 看看创业者的自白

时间:2019-12-11 来源:创业 点击:

【www.thinksoul25.com--创业】




2015年11月的一个下午,一个手持10亿人民币现金的风险投资人坐在我办公桌对面,带着锐利的眼神向我提出一个个尖锐的问题时,有几个瞬间,我脑中也会向他一样问自己一个问题:走到今天,我都做过什么?

“Neo,你是我见过最能折腾的人。”最终,在与我攀谈了3小时后,那个投资人临走之前对我说。我很习惯这个场景,因为这几乎是大部分与我初次见面的人会给我的评价。好像从我建立第一家公司开始,折腾就变成了我的标签,折腾久了甚至都变成了“勋章”。

从2014年接触电动车到进入充电行业开始创业,这一年半的时间,为了能“推销”我的理念,投资人与我的电话常常短则2个钟头,长到半天,甚至会硬生生地把电话打到没电。尽管我每次与资本市场的人聊天的时候都会时而重复说“这是从来没有的商业模型”,但这并不是妄言或是无聊的自说自话,因为得到的反馈中总有一些新的收获,引发我新的思考和战斗欲望。

创业的过程是一场PK,我在教育别人,也接受别人的教育。在新的挑战面前寻找更大的挑战,我喜欢这样定义我和资本市场的关系,当然,这也是我和行业众多伙伴的关系。

我是充电网的创始人、CEO王振飞,圈里的朋友更常叫我Neo。如果你关注过特斯拉,或者关注过电动车,甚至更精细的充电的话题,那么你可能会注意过我的身影。

我与充电这件事

如果在2015年之前你跟我说:“Neo你会成立一家从来没人做过的公司。”那我一定觉得我们都疯了,因为那时的我正春风得意——由于把握住了时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通过比特币挖矿机的生意获取了不小的财富。这让我的生活似乎有了更丰富的选择空间,但也同时意味着,我是否就此停止“折腾”,就此享受悠哉的生活

不对,暴富不是我的目标,从来也不是。沉淀了几个月后,我认为上次的成功更多来源于运气,我感谢运气,但我更希望在感兴趣的层面上找一些值得投入的事情。我向来很崇拜那种通过阶梯式的实践成就实业,将一个公司从瓦砾堆砌成帝国的过程。

完全没想到的是,在我还没准备好,契机就真的来了。

2013年,特斯拉开始在中国启动预售,这个带着超大中控屏幕的纯电动汽车深深的吸引了我,在通过互联网简单了解后,2013年10月份,在没有看过车的情况下,就支付了25万定金成为了其首批预定车主。

直到2014年,我们才确切收到了5月份交车的通知。这个漫长的等待期间,我没有闲着,而是深入了解了美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并了解到了Chargepoint 和 Plugshare 这两家专门提供充电服务的公司,他们的模式给了我一些启发,我当下决定先从充电工具类的App开始,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开发,通过找兼职开发人员,2014年5月份,我上线了中国首个电动汽车专用的充电App EVCLUB(充电网 App的前身),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特斯拉车友会 EVCLUB。虽然知道的人很少,但内心还是有着“中国首个”的小兴奋和欣喜。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2014年5月22日,我提到了特斯拉,作为特斯拉进入中国后的第一批车主,我体验到了当时硅谷最酷炫科技产品带来的快感——完美的直线加速、前所未有的驾驶体验和操控体验,这一切放到今天也值得你为它着迷。

但尝鲜的背后就是各种弊端。当时的中国新能源市场环境实在不足为提,不仅特斯拉刚刚进入中国,国产的电动车也只有比亚迪在艰难的起步。事实上,那时,大多数中国人只记住了特斯拉在外形和科技制造上带来的改变,鲜有人把目光聚集在“电动汽车”的使用上。

但每天开特斯拉的我则切身感受到了这里面的痛点:除了家充和外面寥寥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外,当时的充电桩数量严重不足,我每天都会遇到“出门开着开着没电了,开远了就担心电量够不够”的难题。

未解决的问题就意味着机遇。不过彼时我不能确定的是,充电这件事是否是一个全新的机遇,抑或仅是一个小问题。

这个问题坐着思考是没有答案的,我只好去做做实际的尝试。也就是抱着试试的想法,2014年5月,我开启了一次某种意义上的冒险:在几乎没有可用的公共充电桩的情况下开着特斯拉从北京一路长途跋涉到了深圳,目的就是真正去了解电动车开出远门,如何解决充电?

现在回忆这个过程都是艰辛出发后每日我都是在扯电线充电、改造电路、借电中度过的。几天如“开荒”般的日子过后,我载着后备箱几根被剪的乱七八糟的电线到达了深圳。

这次回来的收获有两项,一是因为这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我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开着电动汽车长途旅行的人”的称号。二是这一路上每一次充电过程中的等待,每一次充电时遭遇的麻烦和不便捷,以及每一次不知道去哪里充电的迷茫,都在告诉我,如果解决充电问题,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机会,而是更大的机遇。

因为,即使以后充电桩数量足够多了,让充电成为电动车车主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能享受充电过程等等命题也会成为新的需求——就好像加油站为汽油车配套了完备的基础和服务设施。如今,再没有人加油时会满街找油桶,然后用粗制滥造的罐子输送油品。你看到的都是精致的加油站、配套的查询和支付手段,以及公开透明油品的信息——我相信服务于电动车的充电设施也会存在一个属于自己的使用场景,并衍生巨大的价值。

我到底做了一家什么公司?

我就认同“行动力是生命”的准则。来不及犹豫,2014年末我自己投资500万人民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和特斯拉官方合作。我的想法是,要想切入一个领域成为一个节点上的第一,就要先和这个领域中最杰出的上游公司合作,学习并积累经验,再找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显然,这家由硅谷狂人Elon Musk创立的汽车公司是最佳的选择。

比较巧的是,特斯拉当时也在积极寻觅帮助其解决车主出行充电难问题的伙伴,就与我一拍即合。之后我经常会作为车位资源开发和充电桩管理服务方出现,与所有需要建设充电桩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商业地产对接。而这些工作简直是为天生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我量身定制的。

我的确没料到的是,我们的业务拓展异常顺利,充电桩布局的浪潮有涌起的迹象,国家也开始尝试出台一些对电动车的鼓励政策。特斯拉的目的地充电桩一时在一线城市全面开花,而我也逐渐掌握了充电设施的硬件如何落地,设备遵循何样的标准,运营管理,以及如何维护设备等知识和技能。

其间,我还开着特斯拉进行了又一次探索:从西宁到拉萨,重走丝绸路,挑战青藏线,但这一次我不仅仅是车主、自驾者。这一次我以铺设充电桩为目标,历时10天,我把特斯拉开上了青藏高原,也把充电桩建在了丝绸之路、青藏线和拉萨,彻底打通了充电的丝绸之路和青藏高原。

这一路走下来,我彻底确认了充电是强需求,是亟需被解决也可以被解决的事情。2015年我决定将这件事情产业化和商业化,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一笔规模巨大的天使轮融资,规模4000万人民币的资金成为了当时充电行业里最大的一笔天使轮融资。我至今都感谢当时愿意相信并支持我的早期投资人、与我有一样冒险精神的挑战者。

我用这笔资金扩大了团队规模,将原本二十多人的团队细分成BD、市场、软件与硬件等部门,将自己与特斯拉合作和为车主服务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经过专业的总结和研发,形成了完善和全面的产品解决方案并商业化,并继续优化专为电动汽车车主定制的移动应用充电网App,同时迅速与产业链条上的各家开始洽谈,建立合作。

然而彼时,中国的充电行业虽然已经开始萌芽,但还处在混乱的状态——汽车公司、电桩制造商大多都不知如何发展,甚至当时还没有充电运营商这个概念,很多合作伙伴也都不敢轻举妄动。而这种不明朗的合作关系让我个人对公司发展目标也有了迷茫和担心。

既然充电是商机,那什么才是充电上最有价值的切入点呢?在迷茫的那段时间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我花时间研究了Chargepoint和Plugshare等国外的最新现状和运营模式,并到加州亲自拜访了几家能源公司和进行了实地勘察。之后我才意识到电动车充电的商机或许不仅在充电本身。因为充电只是一个动作一个手段,或者说是圈住一位车主的一个场景,它本身的意义有限,但它可以作为一个节点连接起车主购买电动车后的全部环节——作为电动车使用的必经和高频环节,它是电动车后市场的切入点。

定位电动汽车的后市场服务商!2015年7月,我想通了,也为公司接下来的发展寻找到的目标。我对公司业务做一遍手术和升级。首先我们着手将原本由特斯拉车主组成的车友会EVClub发展成充电网App,从一个简单的社交软件发展到覆盖充电、用车资讯和服务等多项电动车主会用到的功能的平台,力求为车主提供服务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车主对充电事情的反馈,确保自己能第一时间知道充电的新问题。

其次,商务合作开始有序推进。这一次幸运再次降临了——恰逢新能源汽车在资本市场成为了一个新的热潮和风口,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这项事业。合作伙伴们也变得开放和态度明朗起来,公司终于与更多的汽车厂商合作,如:腾势、宝马、日产等厂商都先后抛来橄榄枝。

我们自身的角色也随之从角色单一的建桩服务商进化成为充电行业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的公司,我们改变了以前单纯的研发和生产电桩的做法,而是给整个涉及到充电的环节都提供充电桩产品和技术方案。这也使得我们和国家电网、中国普天、特来电和星星充电等主流运营商建立了合作。

之前赖以生存的建桩事宜不再是核心业务之后,公司转而为商业地产商提供运营服务,并将其对接给充电运营商,撮合二者进行资源整合和车位资源销售。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其实已与产业链条上的各个核心节点达成合作关系。由此,新业务也源源不断。这次转型的成功让公司2015年的营收从0直接奔向了3000万人民币。

“要么不成功,要么寻求更大的成功。”这句“狂言”一直驱使着我前进。我认为,目标一定要定得远大,但实践中要坚持脚踏实地,从最苦最累的事情做起,积累经验,提供服务,为的是有一天能够将这些经验发挥更大的价值。

2015年的中旬,“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将我列为评审组成员之一,参与了《充电通用要求及通信协议标准》的制定,并联手成立了《充电服务平台数据交换标准》制定小组,尝试将行业内一切可以合作和联合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为行业和用户提供更好的生态和规则贡献力量。这么做有益于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条,只有在市场初期给予,市场成熟后才能达成共赢。

目前充电网已经有了国标充电桩、充电移动应用、充电运营管理云平台、智能车位、充电支付解决方案和分时租赁车载终端等丰富的专业解决方案,几乎覆盖了充电的每一个使用场景和链条——成为产品方案和服务的提供商是充电网2016年继续深度发展的重点。

如果说2015年是电动车发展的元年,充电网野蛮生长的一年,那么2016年,随着政策的利好和投资的涌入,充电网也将从“快速”向“高质”转变。而我个人,则希望能从一位学习者向一位服务领导者进化。

2016年,你可能依然会在很多公司的办公室、会议室或是楼下的咖啡厅见到我的身影。我一直相信,加速信息的流通,才能让自己成长,最终则能促使行业快速壮大和发展。我希望充电网能真正发挥它所倡导的“节点与包容”的作用。

2016,我选择继续在路上,也欢迎更多的伙伴来找我喝咖啡、PK或是加入我们,一起同行。

本文来源:http://www.thinksoul25.com/shenghuo/48950.html

推荐访问:怎么创业才能成功 成功创业句子

上一篇:【成本小的创业项目】小成本创业项目 2016最适合的创业项目
下一篇:【论创业导师的重要性】论创业导师的重要性 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业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