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hinksoul25.com--资讯】
他,大学刚毕业时每月就有1.68万元的丰厚收入。他出身农村,拼劲十足,更有回报那片黄土地的强烈责任。当他放弃所有丰厚待遇、在众多反对声中毅然闯进养殖领域后,人们发现,胜利永眷有志者---大学生"猪倌"王元虎
金色十月,春华秋实。站在生态养殖基地望着果园里撒欢的黑猪,(山东)章丘大学生"猪倌"王元虎说起养猪经历,思绪回到了几年前。(图片来源:济南日报)
2007年,一场席卷全国的“蓝耳”病让很多养猪户血本无归。一天晚上,在章丘开动物诊所的王元虎辗转难眠,脑海中一直浮现着养殖户的身影:一户村民贷款20万元养猪,染病死了大半,压力巨大;一对老夫妇养的几十头猪染病而死,承受了不小的打击。“我要养猪,趟出一条路来,带着乡亲们致富。”28岁的王元虎决定。
村里一下炸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怎么还要养?父亲坚决反对:大学生干啥不好,非得养猪,让家人脸往哪搁?
春去秋来。4年过去了,王元虎夫妇投资650万元建起的大型生态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他们成立的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110户社员养猪致富,走出了看市场脸色的困境。
32岁的王元虎看上去有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说起话来声如洪钟,目光坚毅,充满自信。很难想象,这个穿着白色工装的年轻人,几年间白手起家,从一名初涉世事的大学生变成了身家千万元的养猪人。
乡亲们说:这个大学生,不简单!
每当看到养殖户期望的眼神,他都会想起儿时苦涩的记忆。他感到,自己懂技术了解市场,理应给大家找到一条致富快车道。
1999年9月,王元虎考上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习畜牧兽医专业。
实习时他来到北京一家公司做业务。由于为人诚恳、不怕吃苦,又有灵活的头脑,王元虎大学毕业时月收入达到1.68万元。对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高薪,可王元虎毅然选择回到章丘和女朋友李少清一起创业。
2002年王元虎在章丘普集镇开办了一家动物门诊,李少清在诊所里当护士。几年间,诊所名声大振,客户数千,生意最好的时候年收入10多万元。
2007年的一场疫情打破了生活的平静。受“蓝耳”病影响,镇上的猪死亡率达到70%以上。一次,王元虎来到一养殖户家里给猪看病。看着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的猪,面对年近六旬的养殖户期待的目光,王元虎无奈地说:“染上‘蓝耳’病了……”顿时,老人的眼神变得很无助,久久没有说话。对养殖户来说,猪死了,意味着这一家的生活陷入困境。那一刻,王元虎觉得,这比他生意受影响带来的打击还要大。万千思绪,不禁让他想起儿时的苦涩———
王元虎出生在章丘市闫家峪乡盆崖村。这个位于山上的村庄有100多户300多名村民,三面峭壁,只有一条出村的路,偏僻的位置让这里异常贫穷。
小学三年级冬天,一天放学回到家,小元虎觉得两脚冰凉。原来,妈妈缝制的棉鞋又湿透了。看到母亲,小元虎小声问到:“妈,我的鞋又湿透了,能不能给我买双棉靰鞡?”母亲心疼地看着他说:“等你爸打工回来吧。”可直到小元虎12岁随家离开盆崖村,棉靰鞡也没有穿上。
村里靠煤油灯照明,每家每月按量领取。王元虎家有三个孩子上学,油总不够用。一次,灯光越来越微弱,小元虎的作业还没做完,他慢慢地靠近灯光。忽然闻到一股焦煳味,小元虎的头发被烧着了。做完作业,他爬到村北面的悬崖上——— 村里唯一能看到电灯光亮的地方。看着远处微弱的灯光,他充满期望:要是我们村也有电灯,那该多好啊?一次又一次,小元虎站在这里,眺望远方……
这个贫穷的山村,也给小元虎带去了温暖。家里的煤油不够用,邻居总是把自家的拿给他。虽然不比电灯,可小元虎觉得,煤油灯是那么明亮。1992年小元虎搬家时,三辆解放牌汽车因为路窄进不了村,乡亲们便把路旁的柿子树砍掉。临走时,乡亲们送行,有人带着柴火,有人拿着油瓶子,有人走了几里山路把上百公斤重的石磨抬到车上……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大山里的小元虎默默地告诉自己:将来我也要穿上棉靰鞡,让俺们村用上电灯。
如今看到养殖户陷入困境,王元虎养猪的想法更加坚定。“他们都是淳朴善良的农民,面对养殖市场的风险没有任何抵御能力。我是学这个专业的,有技术也了解市场,应该闯出一条路,让乡亲们致富。”
困难面前,政府、亲人、朋友……总会有人雪中送炭,他逐步走上了生态养殖的致富路。王元虎说,要是我们成功了,应该感谢谁呢?妻子会掰着手指,列出一大帮人来。
有人说:这两个人疯了吗?大家养猪赔了钱,他们还要养。父亲王成家不同意:当兽医还可以理解,不管多少,起码有稳定收入。现在投资这么大,还要借钱,赔了咋办?
带着质疑声和反对声,王元虎夫妇2007年在章丘市普集镇租用土地建起了养猪场。“蓝耳”病过后,养殖户大大减少,猪肉供不应求,他们当年就盈利40万元。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王元虎春风得意之时,2008年的猪肉行情却急转直下,商品猪的价格从每公斤16元跌到了每公斤13元,加之成本上涨,王元虎赚的钱又赔了进去。他遇到了养殖户普遍面临的难题:如何规避市场风险。向来充满信心的王元虎开始怀疑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但不服输的性格让王元虎决定“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这时,已是王元虎妻子的李少清提出一个突破性建议。“为何不把猪按照草鸡模式来养殖?”李少清认为,现在市场上的猪都是普通肉猪,很难避免市场行情的影响,而如果养殖生态猪、高档猪,因为存市少,在市场上有主动权,就可少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在得到导师———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尹逊河和专家的认可后,王元虎准备养殖生态猪。
此时,资金难题像一副重担压在王元虎的身上。养殖黑猪需要投资600多万元,借来借去还缺300多万元,怎么办?
众人拾柴火焰高,乡亲们的热情让王元虎看到了希望。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到章丘市双山街道办事处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他的中学老师高淑贞。高淑贞听了王元虎的想法后大加赞赏,带着他挨家挨户借钱,欠条上写着“王元虎和高淑贞”两个人的名字。钱还不够,高淑贞把家里的房产证拿出来给了王元虎,“拿着它去贷款吧。”650万元钱筹到了,其中350万元是亲戚朋友担保的贷款。
2009年4月,位于三涧溪村的绿·涧生态养殖基地开建。他们买回10头莱芜黑猪种猪,在饲养传统白猪的同时,用种猪进行杂交试验,培育出了优良品种,并建立了一整套养猪方法:把猪放养,喂食优质饲料,让猪听音乐。第一批猪繁殖时,王元虎大部分时间吃住在繁殖区,所有事情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每天一早,他起来喂猪添料,陪着小猪玩篮球。“我老公抱着小猪仔的表情,就像抱着自家儿子似的。”李少清说。
与普通猪肉相比,他们家的猪肉有着像三文鱼一样的大理石花纹。这种花纹使得肉肥瘦相间,瘦间脂肪率比普通猪肉高出5%,氨基酸含量高出20%。由于质量好,这种“乐虎”土猪,零售均价每公斤100元。
生意慢慢好转,可资金紧张的情况再次出现。去年冬天已经进入腊月,由于缺钱,猪粮还没有买。如果下雪,有钱也买不到猪粮,所有的猪都要饿死。该借的人都借遍了,王元虎硬着头皮来到大学老师王会珍家。虽然已向老师借了20万元没还,他还是要试试。王老师的丈夫做生意,资金并不宽裕,但第二天王老师就一次借给王元虎50万元。“欠条都没让我写。”王元虎说。
良好的创业环境如阳光、雨露、养分,成功创业者的背后总是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在创业的日子里,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晓兵来到基地看望他、鼓励他。章丘市主要负责人多次前去调研、指导。随后,章丘市农办和市畜牧局送去了近百万元的项目扶持,帮助协调了300万元信贷资金;工商、税务部门帮他完善了生产经营手续,依法免除了税金。
王元虎的事业步入正轨。闲下来的时候,他就会问妻子:要是我们成功了,应该感谢谁呢?李少清就会掰着手指,列出一大帮人来。
“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愧对自己的家人。”
事业蒸蒸日上,王元虎始终想着怎么让乡亲们分享他的致富成果。去年,夫妻俩成立了绿·涧生态养猪专业合作社,社员110户,注册资金500万元,合作社统一育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保健、统一回收、统一销售。王元虎满怀信心地说:“大家一起养殖,有了规模和品牌效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社员基本上能保证收益。下一步,我们要增加土猪养殖规模,争取带动农户超过500户,年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如今,他还在城里开了连锁店,招工时优先考虑大学生和下岗职工,有些贫困客户加盟还免除加盟费。
乡亲们说:“他们心里装的都是别人,唯独愧对自己的家人。”说到家人,这个从没被困难打倒的汉子眼眶红了。
今年7月,67岁的老父亲王成家眼睛血管破裂,老人自己偷偷去了医院,却没告诉儿子。王元虎感到内疚,对不起老人。
小两口结婚时娘家人一个也没来,李少清给父亲送的蛋糕也被扔了出来。父亲去世时,李少清在灵堂前给父亲磕头,“从亲戚朋友的目光中,我能感觉到,他们认为是我气死了父亲。”这成了李少清心中永远的痛。
5岁的儿子多数时间由奶奶照看,幼儿园老师常说孩子自理能力太差。夫妻俩明白,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
……
王元虎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创业名人,可父亲王成家还是为他担心,“养猪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很少有养猪挣大钱的。自从他转行养猪,我们就一直担惊受怕。只是希望他能有个稳定的职业,不希望他大富大贵。”愧对家人的事太多太多,可夫妻俩觉得,作为党员大学生,他们有责任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快车道。王元虎说,他还打算把养殖场扩大,去更多的城市开连锁店,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就业。“到哪儿我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养猪的!”
在这个1979年出生的年轻人身上,人们看到了创业者应有的品质,感受到了党员大学生反哺家乡的情怀,也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这片沃土上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本文来源:http://www.thinksoul25.com/news/36555.html
推荐访问: